小簟(小簟轻衾各自寒)

作者:余中宁

最近想看叶嘉莹关于诗歌的纪录片《手里藏着的月亮》,找了好几个电影院才找到一个只有八排座位的小电影院,里面稀稀拉拉坐着四五个人。这个片子是悄悄放出来的,肯定也是悄悄撤下来的。微薄的票房可以忽略不计。在熙熙攘攘的电影院,纪录片终究是孤独的,哪怕是针对近百岁的文化人。

这部电影的质量是有赞有演,有人叫好,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在我看来,这么好的素材,这么精彩的人物,最后成品有点散,太追求形式,为了美而美,感觉有点失望。然而,这部电影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艺术性。这部电影的导演陈传兴坦言,如果没有人看这部电影,他会很难过。有人把它看作是诗歌的传播和普及。他希望这部电影能再次点燃古典诗歌的火焰,至少那团火焰不能熄灭。

的确,传统文化已经走下坡路很多年了,能有这样一群人愿意投入和努力去拍摄我们的文化大师,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这部电影只是想启发更多的人去了解叶嘉莹先生百年来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学术成就,去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这部电影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关于的纪录片,引用了唐代诗人余的一句诗:“把水月捧在手里”。对此,叶嘉莹表示,导演的“捧水捧月”很有诗意:捧着水,有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但那不是真正的你,只是水中的影子。

谁是叶嘉莹?诗人雅贤称赞她是“穿裙子的出租车”,席慕蓉直言“她是诗歌的灵魂”,作家白先勇称“是叶先生领我走进了中国诗歌的殿堂”。对于这些赞美,晚上夕阳的老人一定不会在意。她在《走在沙滩上》中写道:“一生艰辛,心如止水。”她已经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好的描述。

影片中,说到清代诗人朱彝尊的两句话“睡在原地听秋雨,小藤壶寒”,叶嘉莹说这两句话描述的是人类最深处的孤独,英语里叫孤独。这种本质上的孤独是可以跨文化跨时代空连接的。人生何其艰难,谁都逃不过离别和孤独。叶嘉莹一生经历了亲人、老师、朋友的离去的悲伤,尤其是女儿的离去,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即使到了最后,上帝依然在惩罚我,我却不笑,我却依然悲伤”的悲伤。临别一幕是《庄子》中的一幕:“凡送你者,转身倚崖,你离此远矣。”然而,这种孤独不仅没有导致灵魂的禁锢,反而使叶嘉莹走出了“自我”,感受到了“自我”的世界。

《捧月在手》重点讲述了叶嘉莹创造的一个词——弱德之美,讲述了叶嘉莹无意中发现的弱德之美,经历了人生的诸多变故,不喜欢事物,却不在乎自己的故事。遗憾的是,叶嘉莹诗歌理论的核心概念“唤起情感”并未被提及。叶先生常说,古典诗词给她带来了生活的感动,帮助她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困苦,给她带来了对世界和人生最深刻的感受。她一生致力于用知识教诗,甚至用自己的实践传播古诗词之道。

近年来,人们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逐渐恢复,但其艺术精神仍有一些差距。有多少人认为学习古典诗词是陶冶情操,获得美好体验。但中国有悠久的诗教传统,诗人的创作除了有“蔡丹”的点缀外,还要有“风力”,即发自内心的力量。古典诗词给叶先生最深的礼物,是理解小我生命的通透,开阔小我的胸怀。

叶嘉莹非常推崇杜甫。她在解读杜甫的诗歌时,讲的是他漂泊的叹息,他人生经历的悲凉,他对家国的忧思,他对万物的关注,他的沉郁的诗,这些都是中国精神文化中最珍贵的遗产。叶先生是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承人和传承者。“也许有人会听到我在海上留下的最后声音,并为之感动。现在人家不接受也没关系。”

“软劝,细草在前令。梅花今年早些时候掉了信。他耐风雪寒,春寒料峭。”在《捧月》中,叶嘉莹和他的老师谷穗被记录在他们的诗中。顾传道,“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以没有生命的意识为活着的事业。”这一代文人的品格和执着,让我们看到了古典诗词乃至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光芒和风力。(余忠宁)

来源:工人日报

小簟(小簟轻衾各自寒)

成语网
成语大全!!!

作者头像
admin创始人

推广成语文化,传承中国文明!!!

上一篇:四年级解方程练习题(四年级解方程400道题带答案)
下一篇:定的拼音(定的拼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