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史(廿四史怎么读)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家付正]

前几天,这样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按我的理解,题目指的是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重庆人和四川人对国家大局的奉献,而不是重庆的城防。当年重庆的城防就是个豆腐工程。否则怎么会有“大隧道惨案”呢?

今年6月5日是重庆“隧道大屠杀”八十周年,但 *** 上鲜有声音。这不是因为中国人健忘,而是因为民国 *** 的下限太低了——因为比起南京大屠杀、花园口惨案、河南饥荒、长沙闻喜大火...,隧道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在民国史上真的没有那么显眼。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轰炸,这是继1937年4月纳粹德国轰炸格尔尼卡后,法西斯团伙对无辜平民欠下的又一笔血债。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为了控诉纳粹对西班牙平民的暴行,创作了名画《格尔尼卡》(guernica),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镇名扬天下。

霸道的西方列强非常善于宽厚待人,大笔一挥,不仅赦免了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鸠山由纪夫、重庆大轰炸的罪魁祸首德彦,还赦免了其他一堆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比如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基地高级顾问石井四郎:

必须指出的是,2012年9月10日,重庆大轰炸受害者或其遗属正式 *** 日本 *** 。时隔两年半,2015年2月25日,东京地 *** 院宣判重庆大轰炸民事索赔案一审结果,188名原告败诉。

五四大屠杀

1937年10月下旬,国民 *** 决定迁都重庆,这座繁华的山城随即成为日军空军空士兵的目标。

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前,日军轰炸以小规模试验为主。随着10月武汉会战尘埃落定,轰炸迅速升级。

比如1939年1月14日,日军飞机轰炸万县,目标是广济小学,造成100多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50多名学生。1月15日中午,日本飞机轰炸重庆渝中区,造成119名平民死亡,166人受伤,92间房屋被毁。

日军轰炸损失尤其惨重。当天,重庆市警察局下令各机关公务员家属自动撤离,必要时强制无固定职业的市民撤离并迁出市区。

当月28日,国民 *** 行政院会议通过了《重庆市城市建设委员会组织规则》和《防疏散空区建筑规则》。明确规定成立“疏建委”。

4月10日,重庆市城市开发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重庆警备区总司令刘智任主任,蒋志成、李根谷、洪有兰任副主任。他们很快制定了一系列非常详细合理的疏散计划和区域建设计划。

……

*** 正在尽力为人民服务。但是,没用。

5月3日,27架日军飞机于中午1时左右空袭击重庆,投下炸弹166枚,炸死平民673人,炸伤350人,炸毁房屋1068间。4日下午6时,27架日军飞机再次袭击重庆空,投下126枚炸弹,炸死平民3318人,炸伤1937人,炸毁房屋3803间。

这两天被称为5月3日和5月4日爆炸事件。所以,“五四”不仅是青年节,也是重庆人苦难的纪念日。

惨重的损失不知何故 *** 了 *** 当局。五月四日,蒋介石告诉有关方面:“重庆附近军队的官兵,应迅速替人民灭火,保护伤员,搬货回家,使整个行动有计划。限制令规定今晚详细报告。”更高国防委员会秘书长张群表示,“拨款50万元人民币救助受灾公民。当你提高声音,你就会知道,刘总司令和江市长将在晚些时候制定一个计划,选择一个适当的地方,接纳难民,并有效地营救他们。关于地方保护工作,各守备部队均应出动,谨慎处理。”

说实话,看国民 *** 的官方记录,总给人一种很成功的感觉。就像看中央日报一样。国军必胜。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4月10日建委成立当天的《中央日报》2版(国内新闻版):

看这些标题:“向塘光复,敌退南昌;我军在鄂中总攻大获全胜,广东各路挺进,江南交通线被我大规模破坏。击退黎阳之敌;苏北对敌进攻成功,1938年日本经济活动衰退,对美贸易一落千丈,晋南攻打万安,空军队协助扫荡敌军阵地,主席表彰中条山守军...总之,形势绝对精彩。

对了,总司令刘智,稀疏建设委员会主任。这个人在大决战淮海战役中的形象深入人心:如果他只是一个“猪将军”,在战场上顶多是无能,不会害民害政。可惜这个人对于腐败的“智商”一点都不低。

我在为写这篇文章找资料的时候,看到有学者在论文中曝光了刘智总司令在重庆抗[/k0/]工作中的“所作所为”,转述了一些,供大家评论——

*** 任命刘智为重庆警备司令兼防空司令。他正好借此机会要求成立专门的反[/k0/]部队,这需要国民 *** 来弥补报销。看起来合理吗?但是,别忘了民族将领的传统艺术能力。

其实所谓的反[/k0/]部队,大部分都是由以前的驻军兼任的。人多了,但不多。交空,不是正好吗?比如反[/k0/]通信队换成警备司令部通信连,通信连按月伪造花名册,领双薪。当然大部分都落入了刘智自己的口袋。

当然,刘智很善良,不忘让兄弟们淋湿。他规定,通信连的连长每月多拿50元的办公费,分配到防空总部的官兵每月多拿4元的勤务津贴。

重庆抗联[/K0/]部队劳动队以改造罪犯的名义,在监狱里雇佣了大量的流氓和扒手,省下来的工资自然大多分给刘智的亲信。

有什么样的军官,就有什么样的士兵。“五·三”和“五四”轰炸造成了无数的人员伤亡,部分原因是日军使用了 *** ,而重庆的房屋大部分是木质的。面对越来越大的火势,各部队互相推诿,在灭火工作中拖后腿。刘智只好下令,谁挑一担水,赏1元钱,这才调动了各路大军的积极性。起初,只有20多处火灾。此时已经是全城火了。

调动消防车不是看哪里火势猛,而是先保卫达官贵人的豪宅,甚至驱散,效果很差。大火过后,大批居民被疏散到乡下,部队趁机到处搜刮财物,甚至把烧毁的房屋稍加修缮就占为己有,后来又让房主高价赎回。

……

*** “体恤民情”、“有所作为”的举动,不可避免地为下一场更大的悲剧埋下伏笔。

“操作102”

1941年,日本军国主义为尽快解决“支那事变”,加紧推行“南向政策”,对重庆发动了新一轮战略轰炸,即“102号战役”。

为了保证作战计划的实施,日军还抽调了驻扎在东北的第12和第89重型轰炸机营对付苏联,以及驻扎在太平洋的第11和第22飞艇空部队防备美国,并使用了新式 *** 和重达800kg的重型炸弹,以保证不间断轰炸重庆的条件。

据说,1956年2月,何和有一次关于1941年重庆大轰炸的谈话——

问何:你们在重庆的时候,经常遭到猛烈的轰炸,是吗?

何秦英回答:总是有轰炸。更讨厌的是日本的“疲劳轰炸”。你们叫什么名字?

冈村:日本被称为“神经轰炸”。

胡:连续一天轰炸,让人无法工作。

冈村:我所有的下属都这么做了。

胡先生:谢谢,谢谢!

冈村:但是那里的气候太差了,飞行员受不了。

他:冬天一直看不到太阳。有句话叫“蜀狗对着太阳叫”。

冈村:你家被炸过吗?

胡先生:我的住处被炸了两三次。

冈村:不是有反[/k0/]洞吗?

他:但是如果你被1000磅的炸弹打中了,就算你躲在空洞里,人也会抖。这种情况前后发生了三次。

我在李进荣和杨晓写的《战争年代》一书中看到过这段对话,但我没有核实过真实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颗能让何这样的军政要员抖几下的重磅炸弹,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当然,他秦英有条件与冈村宁次谈笑风生,但他的谈资是由无辜的中国人用血肉堆砌而成的。

重庆是中国的雾都,每年平均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被云笼罩。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一年没有多少时间进行大规模轰炸。但即便如此,日本人也能大有作为,让人唏嘘!

我们来看看1941年5月和6月日本飞机轰炸重庆的次数和频率。据原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重庆市档案馆联合统计,5月,日军飞机共出动4次,到达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1时,分别投下63架飞机和147枚炸弹。9、80架飞机,投下180枚炸弹;投下1054179枚炸弹;16日有63架飞机,投下172枚炸弹。

6月,日军飞机空攻击频率增加,10架次,到达时间从上午11时延长到晚上10时,1日分别投下27架飞机和169枚炸弹。投下227278枚炸弹;5、24、82枚炸弹投下(本次会议将专门讨论);投下73182枚炸弹;1172154枚炸弹;14、34、77枚炸弹投下;15日投下27架飞机和59枚炸弹;28、53、43枚炸弹投下;2963152枚炸弹;投下了3048138枚炸弹。

对比同期欧洲战场的轰炸规模。例如,1940年8月13日,德军出动480多架轰炸机袭击了英国的9个机场。再比如,8月25日,英军出动81架轰炸机空进攻柏林。比如9月7日下午5点,德军出动372架轰炸机,其中247架闯入伦敦市区,投下335吨高爆弹和440吨 *** 。

相比之下,这一时期日军轰炸重庆的规模仍然不大,但杀伤作用却远远大于德军轰炸伦敦。

有人可能会说,那时候中国还是农业社会,当然预防措施和疏散条件远不如工业化程度很高的英国。但作为半工业化国家,日本也远远落后于纳粹德国。更何况,重庆真正造成巨大伤亡的是日军的炸弹吗?

“防止空对中国极其可耻”

值得注意的是,1941年6月5日,日军出动24架飞机,投下82枚炸弹。这期间投下的飞机和炸弹数量都不多,但到达的时间与以往不同——不是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而是晚上7点到10点之间。

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日军出了什么事,导致这一天来晚了。毕竟当时重庆还没有霓虹灯,晚上轰炸不划算。

结果,轰炸摧毁了19栋房屋。然而,国民 *** 却在这一天为轰炸创造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日军夜间突然轰炸,让重庆市民措手不及。按照以往的习惯,他们总是白天躲在郊区,晚上回城购物。谁也没想到,18点18分,防[/k0/]警报突然响起,一直到23点27分,持续了5个小时。

街道一片混乱。惊慌失措的人们涌入反[/k0/]洞,原本可以容纳5000人的较场口隧道一下子挤进了上万人。

反[/k0/]隧道超载,通风设施存在严重设计缺陷。根据西南师范大学和重庆市档案馆联合编纂的历史文集《重庆大轰炸》,连“通风设备都没有启用”!

原因是管理部门未能向兵部行贿,延误了通风设备的验收。反正他秦英是不会和普通人挤一个坑对抗空的。

根据时任重庆隧道工程处副处长谢元模的报告,行政院直到5月26日才批准国防部空本年度的工程经费,距离6·5隧道惨案只有十天。去年的工程款大部分被挪用,导致三分之一的呼吸机设备因缺钱被退回工厂。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只有空的警报响起一个多小时后,隧道才处于严重缺氧状态。

按照日军的疲劳战术,24架飞机,3到5架一组,分批轮流进入重庆市区骚扰空。按常理,反空部队应该在每一批日军飞机轮换的间歇解除警报,好让人出洞换换空空气。但前线管理人员四次致电防空总部,报告空脾气暴躁,要求暂时解除警报,打开洞门换气,均被置之不理。

晚上9点,也就是警报空响起3个小时后,洞内氧气耗尽。垂死的人群出于求生的本能,拼命向洞口挤去。它们扭成一团,尖叫、哀嚎、 *** ,甚至一个接一个地踢向空中,响彻整个洞口。

至此,防御空指挥部勉强同意解除紧急空攻击警报,改为一般空攻击警报。但是按照反[/k0/]洞的设计,大门是由内向外关闭,由外向内打开,洞内拥挤的人群让管理人员根本无法打开洞门。

午夜11点,针对空的警报正式解除。管理人员打开木门,洞内幸存者因长期缺氧吸入新鲜空气体后突然晕倒,人堆堵住洞口。窒息而死的人脸色发青,口鼻流血,你一把抓住我,把我拉成一团。他们的样子很可怕。直到天亮,当局才开始派人清理大隧道里的尸体。因为遇难者太多,隧道口附近无处堆放。当局一边派人清理,一边派车出城草草掩埋。

辛亥革命老战士、著名诗人杨沧白目睹此情此景,愤然写下诗句。其中一句是:“什么意思,修罗在尘,一夜千人如秦坑?”另一个是:“不知道怎么杀人,却漠视人命要辞职?”诗的最后一句只是最上面的部分:“防止空被中国羞辱!”

幸存者的记忆

田泽洲老人回忆说:

“我先回家,第二天去婆婆家。我到了没多久,我店里一个做面条的就急匆匆的来了,说我二哥前一天晚上在山洞里闷死了!

一开始,我不相信。我二哥是空掠袭者,可以自由出入山洞。他怎么会窒息而死?

我赶回较场口,那一幕让我全身的血都凉了!我二哥的尸体是在我爸家里被一个哥哥发现的。当我看到尸体时,我吓得跪倒在地。

他的头发全被扯破了,衣服全被扯破了,肚子也破了,身体被挠得粉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兄弟,他的语气是不是一落千丈?!

我把他从乡下叫回来。他为我而死!

廿四史(廿四史怎么读)

哥哥那天进了十八梯入口(按,较场口隧道入口之一),门是关着的,我出不去。我爸从演武大厅的入口进去的。他把嘴贴在潮湿的岩壁上逃走了。

但是他出来的时候看到了二哥的尸体,他气疯了。我把他发配到乡下,他就疯跑了。他被疯狗咬了,得了狂犬病。他无法呼吸。他痛苦地啃着床和碗,满嘴都是血。他也死得很惨。

二哥死的时候,二嫂和他结婚才三年,女儿才一岁。小姑在家闹,离家出走,我妈心烦。最后二嫂走了,把女儿留给了我妈。

几年后,我妈带我外甥女去上班,遇上了暴风雨,房子塌了,两个人都死了。

……"

隧道大屠杀的真实场景之一,拍摄于1941年6月6日。

王长玉老人回忆道:

“6月5日,我在南岸。第二天,我听说有人死在大隧道里,周海泉(王长玉的丈夫)可能也死了。

我急忙过河到较场口,一看,天哪,到处都是死人堆。儿童和成人的尸体堆积在唯一的电影院的大坝上。没有一件衣服是好的,尸体被抓被咬的血肉模糊。

最让我伤心的是一个带着孩子和男人撒谎的母亲。她对着她的孩子哭,然后对着他的男人哭。

我开始哭,我的男人死了。我该怎么办?我才19岁。

我哭着找,却找不到我的男人。下午听说他没死,心里松了口气。

但是,我再也不希望老公留在城市了。于是,我们搬到了江北茅溪的乡下,从此做了农民。

多年来,我都不想提起那一天。太惨了,一提就头疼。"

另一个老高漫·文健是保护团的成员。悲剧发生时,他的左脚卡在了木桩里,因为一名受害者在窒息的最后痛苦挣扎中抓住了他的左小腿,导致他的左腿终身残疾。根据采访者的转述:

“从洞里抬出的死尸,先装在各善堂随时可用的薄棺材里,再用厚厚的竹席包扎。

因为尸体太多,剩下的只好用20辆卡车运到朝天门河,用50艘船埋在黑石子一带。

完成这项工作花了五天时间。而他自己的杂货铺里有5个人进了反[/k0/]洞,其他4个人再也没回来。

从衣服街到木火街、草药街、白子巷、十八梯等五六条街,很多店面都不再营业..."

当局用卡车将尸体运到朝天门码头,照片拍摄于1941年6月6日。

以上采访节选自李进荣和杨晓的著作《战争年代:重庆大轰炸》,其他著作中也有不少类似的采访记录。

我常想,梁启超对二十四史的批判,无非是“帝王将相谱”,他主张写“群众史”。我们总说写历史要有群众立场。动荡年代这些老百姓的经历,不就是“群众历史”最简单最真实的一面吗?

没有人能原谅日本帝国主义或 *** 反动派,而不是别人的大度!

国家“统计”

多少人死于隧道惨案?

6月7日,防务空司令部发布统计结果,“461人死亡,291人重伤。”13日,重庆市 *** 公布死亡人数为“登记人数644人”。以上统计数据与现场感知差异太大,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于是7月3日,国民 *** 隧道大屠杀特别审查委员会发布审查报告,宣布992人死亡,151人重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惨案发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6日,重庆警备司令部在给行政院的内部报告中说:“截至今天(6日)下午4时20分,共有944具男女尸体和74具儿童尸体被运出三洞。至于洞内剩余的死亡人数,由于隧道太深,一时半会儿也无从查起。”两天后,警备司令部的内部报告也说有1115具尸体。

这是什么?“校正回归”?无论以上哪个统计,无论是公开发表的还是内部报道的,都没有人相信。

《生活》杂志估计超过4000人死亡。幸存者郭伟波在《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编年史》中说,“一夜之间有近万人因窒息挤压而死”。韩,一位英中作家,也在她的自传《没有鸟的夏天》中称死者为“大约12000人”。

前田泽洲老人在接受采访时哭了:

“大地道惨案后,场门口周围阴风十几,幸存的人请道士招魂,日夜叮叮当当,袅袅香烟。死了多少人?!

有几千多人。我记得很清楚,我一个在新民报做记者的表哥告诉我,他们统计了17300人!这些人太愤怒了!

但是我怎么会忘记呢!几十年了,想说的话,无处可说,一肚子苦水,一直憋在心里,好压抑。

我已经82岁了。我的父亲、母亲、侄女和二嫂都去世了。四兄弟中只剩下我了。我还能活几天?

我死了,再也不说这个委屈了。一切都结束了..."

从国民 *** 初步统计的461人到民间估计的17300人,相差37倍!隧道大屠杀的死亡人数仍然是个谜,而且可能永远是个谜。

据时任军委办公厅副主任谢早生回忆:

”6月6日,蒋介石被引见给刘智、(当时任重庆市市长)和贺国光(宪兵总司令)。

蒋介石问:死了多少人?

刘智和何国光不知所措,只有吴国桢一个人轻松自如,脱口而出,用具体的数字回答,说几千,几百,几十。

蒋介石点了点头,仿佛要表明吴国桢比刘智和贺国光强。

出来后,何国光问吴国桢,‘你的回答有依据吗?’

吴国桢说没有根据,‘我知道他的性情(指蒋介石),如果我不回答一个具体的数字,他会不高兴。他怎么知道我回答的数字是真是假,”

贺国光笑着说:‘你真聪明,真会处理事情’。

这是何国光亲口告诉我的。"

出于好奇,我查了一下惨案发生后第二天的《中央日报》第二版,标题是《福建敌人三犯阴谋失败;濉溪的激战继续胜利进行”...

6月7日,国民 *** 首次公布惨死数据的当天,是“我军收复浙东香山;泰山激战”“战争的焦点在华中,敌人企图在长江两岸消灭我游击队,八路军包围的大墓山最后被我击退”……

国军依然“英勇”,形势依然大好!

新瓶装旧酒

反空洞的通风设施存在严重缺陷,并非没有预警和报警。

《大公报》6月7日发表社评指出,“公防空洞空毒气问题已经不是新问题了。前年6月11日中山公园下隧道发生窒息事故,去年8月25日左颖街隧道发生窒息悲剧...本报对去年左颖街事件进行了记录和评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也就是最近本报在上月11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讨论公防空洞的通风问题。可见,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也不是事故,而是设备差、管理差的问题。”

所有的项目资金都落入了当权者的口袋。如何做到设备“周”,管理“得当”?

此时,我不禁想起不久前 *** 省的新闻。 *** 虽然执政,但是和 *** 比起来,做的事情基本是一回事。岛内疫情持续延烧, *** 当局坚持“不普查不确诊”的做法。与当年 *** 的统计 *** 有什么本质区别?为了疫苗,更多的是谎言。

这个说法和当年的《中央日报》有多大不同?八十年过去了,中华民国依旧。

这篇文章是Observer.com的独家手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天阅读有趣的文章。

成语网
成语大全!!!

作者头像
admin创始人

推广成语文化,传承中国文明!!!

上一篇:小学生游记作文(小学生游记作文四百字)
下一篇:金刚怒目(金刚怒目的意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