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的意思(晋察冀的意思解释)

原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元帅说:& # 34;《山西日报》是我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区域性党报之一。它宣传了中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了边区的具体方针和政策,热情讴歌了边区军民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英雄业绩,及时揭露了敌人的各种阴谋和罪行,有力地批判了各个时期的有害倾向和错误思想,起到了鼓舞和团结人民的集体鼓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晋冀抗日根据地建立之初,边区党委十分重视党报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并于1937年12月创办了《抗日报》,后改为《晋察冀日报》。《晋察冀日报》作为边区的机关报和抗日新文化的播种者,担负着宣传和组织敌后抗日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重任。在党的领导下,以其鲜明的战斗性,向群众传播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军事思想和战略方针,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

《晋察冀日报》:1945年

《晋察冀日报》于1948年6月创刊合并,历时十年半,共2845期。它写了近千篇社论和评论,在八年抗战中坚持办报,留下& # 34;八头骡子办报纸& # 34;、"写作三千字& # 34;佳话形成了自己的传播特点:其发表的社论往往配以木刻漫画,图文并茂;它还经常发布一些容易唱的歌曲,这些歌曲很受普通人的欢迎。它被称为& # 34;它为老百姓设置议题,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副刊,使用老百姓的语言,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重视读者来信,鼓励老百姓积极投稿。边区的喉舌& # 34;、"边区人民的忠实发言代表& # 34;。

随着边区的发展,这份报纸的读者群也扩大了。抗战时期主要分布在晋察冀核心区的几个县,后来扩展到冀中、平西、冀热辽等根据地。即使在日本占领区,也有报纸的读者。

《晋察冀日报》创刊之初,没有自己的发行渠道,发行主要靠军邮、军运、沿村群众中转来完成。1938年11月,报社正式成立发行科后,正是报社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发行机构和运输路线,最终实现了由报社直接发行。为了做好发行工作,报社成立了10人的运输班,并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发行组织和运输路线。根据地周围各县都设立了调度所和分发所。报社负责把报纸直接送到边区报社,然后由发报局转发给读者。

1939年4月,该报分别在阜平、灵寿、唐县、平山、灵丘设立分社。在树枝下,设立了交通站。车站之间的距离一般在30英里左右,负责报纸的订阅、发行和投递。1941年5月新华书店晋察冀分社成立后,报纸的发行逐渐由报纸直接发行转变为书店发行,最后转变为边境邮局发行。

由于处于敌后根据地和战乱频仍的特殊环境,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基本上是作为大型区域性党报存在的,其发行量在战争的影响下波动很大,其发行量与战斗的激烈程度成正比。每次日寇大规模& # 34;扫& # 34;什么时候,报纸的发行量会急剧下降;"扫& # 34;后来随着根据地生产生活的恢复,报纸的发行量逐渐增加,直到下一次& # 34;扫& # 34;来了。

《晋察冀日报》自创办以来的根本宗旨是& # 34;成为边区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者和组织者,代表群众的要求,反映和传达群众斗争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推动各方面的工作,教育群众& # 34;。因此,发动群众,赢得群众的支持、掩护和帮助,是做好出版工作的基础。报社在创办之初,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发行机构。报纸发行除了军邮、军发外,还依靠和发动群众沿村调报。报纸发行机构建立后,交通台的建立和巩固,交通员的补充,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

晋察冀日报的读者群很广,党政军民都是读者。在晋察冀根据地,许多干部群众读报研究时事,增长见识,很喜欢。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苏联红军进入对德反攻阶段后,读报热潮更加高涨。在根据地的一些县,晋察冀日报每年由县委宣传部统一订购,分发到县区机关和村级基层部门,供干部群众阅读。

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晋察冀日报》原元老之一陈春森先生题词)

为了把晋察冀根据地建设成为将来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前沿阵地,根据地在坚持不懈地争取中国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的同时,在文化建设上更加自觉地追求民族化和大众化。《晋察冀日报》作为边区的喉舌和敌后抗战的战鼓,倡导每一个 *** 员更好地用 *** 思想这个科学武器武装自己,统一了晋察冀党政军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在改造落后分子、促进党政军团结、赢得人民信任和拥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晋察冀日报》创办了20多种副刊,内容丰富,体裁多变,通俗易懂,亲民。以更受欢迎的副刊《普通人》为例。其精选内容包括科学卫生知识、民主选举、阅读娱乐学习、拥军优属、抗日歌曲等。河北平山县13岁抗日英雄颜的故事,被《晋察冀日报》记者改编成歌曲《唱两个小牛仔》。1942年元旦发表在《人民副刊》上,被根据地军民广为传唱。

《晋察冀日报》的稿件力求实事求是,简单明了,切中要害,尽量让普通人看得懂。报纸上发表的一些文学作品也尽量使用老百姓的语言,没有晦涩冗长的散文和华而不实的辞藻。“帮老乡种好地”“马上动员”“鬼子亏大了”“汉奸下场”等文章最受群众欢迎。《晋察冀日报》还把新华社和延安《新华日报》的社论等一些重要稿件的主要意思用比较通俗的方式写出来,以适应普通人的阅读口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社论是展示报纸政治面貌的旗帜。在复杂的战争社会环境中,《晋察冀日报》的社论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有政治体制改革、民主选举、肃清汉奸,还有经济生产运动、土地改革、民族工业,还有军事反扫荡、反整肃运动、文教整风运动、冬学运动等等。

《晋察冀日报》的社论以说明文为主。比如社论《深化整风运动》,直接说:& # 34;整风运动是 *** 同志的伟大创造,是全党的一次思想革命,是一次用批评和自我批评 *** 进行的自觉改革运动,是用 *** 思想武装全体干部和党员& # 34;。通过清晰简单的直接说明,明确和确定整风运动的性质,让读者一目了然。对于晋察冀边区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晋察冀日报》社论将用启发性的 *** 引导思想,指出有利和不利因素,帮助边区人民正确看待形势,增强革命信心。

《晋察冀日报》上侵华日军滥杀无辜、频频制造悲剧的罪行。

《晋察冀日报》的社论多次彻底揭露和无情指责日本帝国主义,鞭挞他们的罪行。社论《控诉敌人和敌人杀害俘虏》指出:& # 34;在过去的几年里,敌人俘虏了无数的年轻人,杀害了数以千计的华北同胞。"社论《对叛徒和间谍的制裁》指出:& # 34;为虎作伥、为虎作伥的汉奸间谍,出卖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充当敌人的鹰犬、马前卒,是不可原谅的& # 34;。这样的社论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抗日热情。

在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和奴化教育,彰显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是《晋察冀日报》的宣传重点。面对日军& # 34; *** & # 34;、"横扫千军& # 34;宣传方面,《晋察冀日报》严厉揭露和打击了亲日 *** 的顽固派,担当了边区文化战争的急先锋,高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旗帜,积极推动边区的文化建设,促进了边区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为了加强与读者的沟通,晋察冀日报开设了读者来信专栏,回复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份报纸专门开辟& # 34;锻炼& # 34;专栏,发表农民作者的作品。晋察冀日报连续刊登广告:& # 34;我们欢迎边疆老百姓用自己的口语写的各种稿件,不分体裁,力求短小精悍;特别欢迎木刻漫画,还是希望各方踊跃投稿& # 34;。这些措施增加了报纸的投稿数量,大大提高了投稿质量。

《晋察冀日报》还刊登了许多易于传唱的歌曲,其内容与党的主张和老百姓的呼声密切相关。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决心和意志,是党的声音在边区人民中的第二次传播。这些歌曲包括呼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到这里来,不要给日本人当兵》、《发动边区经济建设的春耕歌》、《动员边区军民进行文化建设的《冬天的学习》、《我们是轰炸组》、《晋察冀三月》,讴歌抗日斗争等等。这些歌谣语言简单,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在老百姓中流传。对动员边区军民参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对敌斗争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晋察冀日报》旧址

"写作三千字& # 34;这是《晋察冀日报》新闻史上的一段佳话。由于边区人民的教育水平低和受众的特点,报纸必须普及,而且要在& # 34;三千字& # 34;内心大惊小怪。由于经济基础落后,晋冀边区群众的文化水平较低,政权机构的效能也不足,滞后于抗日战争的需要。1939年1月,《晋察冀日报》发表题为《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村级普选运动》的社论,阐述了村级普选的重要作用,使基层组织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担负起战斗行动的任务,号召群众参加选举,极大地促进了边区人民积极参加普选运动。

1944年,《晋察冀日报》发表《向吴敌后方向挺进》等文章,向群众传播英雄模范的经验,以普通群众产生的英雄模范带动群众,有力地促进了群众自给自足的经济文化启蒙,推动了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全年扩大耕地面积53万多亩,退耕11万多亩,增加粮食6750万斤,增加牲畜2.2万头。边区建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晋察冀日报》作为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党报,其读者中不仅有普通大众,还有党政军各级干部职工。读者接触报纸依赖于在党政军支持下建立的报纸发行 *** 。他们与报纸的互动和影响不言而喻。从这个意义上说,《晋察冀日报》的阅读史是一部读者与报纸、与党政军互动的历史,也是一部塑造阅读的政治史。

晋察冀的意思(晋察冀的意思解释)

成语网
成语大全!!!

作者头像
admin创始人

推广成语文化,传承中国文明!!!

上一篇:什么弓什么影(什么弓什么影成语二年级)
下一篇:点时成金(点石成金是什么动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