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破又的成语的简单介绍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往往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值得骄傲的是,如果细心查找,你会惊喜地发现,在浩瀚的成语中,有不少成语出自句容!有的来源于句容,有的来自句容人之手。其中许多来自葛洪笔下。

出自句容的成语有许多耳熟能详,至今还在使用,如含破又的成语:“应天承运”、“凿壁借光”、“奇花异草”、“蠢蠢欲动”、“沧海桑田”、“雍容华贵”、“荆棘丛生”、“不正之风”、“其乐无穷”、“异口同声”、“至死不悟”、“日月无光”、“生死有命”、“奴颜婢膝”、“天壤之别”、“防微杜渐”、“主观臆断”、“物以稀为贵”、“返老还童”、“唯利是图”、“洗心革面”、“恨之入骨”、“自掘坟墓”、“治病救人”、“明镜高悬”、“诸如此类”、“多如牛毛”等。

这些带有句容烙印的成语,代表着句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将本人所搜集到的句容籍成语整理如下,还有哪些您所知道的句容成语?请补充。

凿壁借光,也作凿壁偷光、凿壁透光、穿壁引光,匡衡凿壁,匡衡勤学。

词意含破又的成语:凿穿墙壁以借邻居的光亮。形容在艰苦条件下发奋读书。

出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成语故事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穿壁引光的事被隔壁老爷发现了,老爷很是感动,收匡衡为书童。从此,匡衡读到了更多的书,终于成为著名的大学者。

奇花异草

词意: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出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沧海桑田

词意: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地变成了大海。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 。

出自东晋·葛洪《神仙传·王远》: “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

成语故事 汉桓帝时,神仙王方平下凡到蔡经家里……一会儿麻姑也到了,蔡经全家都见了她。这是个好姑娘,年纪十八九岁左右,在头顶上梳个发髻,其余的发下垂到腰部。她的衣服有彩色的花纹,但不是锦绣绸缎,光彩耀眼,无法描述她的形态。她进来拜见王方平,王方平也站起来迎接她。坐好后,麻姑招呼送上随身带来的食物,都是金盘玉杯,饭菜大多是各种花果,香气散布在室内外;接着分肉干给大家吃,样子象柏实,说是麒麟肉干。麻姑自己说道:“从上次接见以来,已经看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刚才到蓬莱仙岛,见东海水又比过去浅了,计算时间大约才过了一半,难道又要变成丘陵和陆地吗?”方平笑道:“圣人都说,东海又要干涸,行将扬起尘土呢!

神武挂冠

南朝时期,梁国的陶弘景,自幼家贫,经过苦读而入仕,他没有当上大官,在一次求一个县官失败后,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十分厌倦,就于永明十年,他就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表辞官。辞官后归隐茅山(今镇江市句容县)徘徊于山水之间,以听松涛、吟咏为乐,自号华阳陶隐居。

出自《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蠢蠢欲动

词意: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出自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句容水脉》:于破冈渎“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敛色屏气

词意: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描写笑容的成语

出自宋·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露出马脚

朱元璋之一夫人马秀英有一双大脚,成为皇后后,经常来茅山敬香、游玩,与香客、游人打成一片,当她步行上台阶时露出了“大脚”,被游人识出,故而有“马大脚”之称呼;进而出现“露出马脚”这一成语。

雍容华贵

词意: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出自清 孙枝蔚 《客句容五歌》之五:“雍容车骑吾何有,惟一老仆同奔驰。”

荆棘丛生

词意:意思是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荆棘一词出自清 孙枝蔚 《句容题二颜公祠》诗:“杀公者 杞 非 希烈 ,有如荆棘损芝兰。”

夷险一节

词意: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情操依旧。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竭身命以列国,经夷险而一节者,忠臣也。”

诸如此类

词意:与这相似的种种。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

捐金抵璧

词意:抛弃黄金,丢掉碧玉。指不贪图财物。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不正之风

词意: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覆盆之冤

词意:比喻黑暗的处境。比喻无从昭雪的冤屈。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辩问》:“周孔自偶不信仙道。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不知,岂可以圣人所不为,便云天下无仙,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高才硕学

词意:学问渊博,才能超人。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辩问》

其乐无穷

词意: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出自东晋·葛洪《抱扑子·畅玄》:“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

穷富极贵,也作——穷贵极富:

词意:极为富贵。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畅玄》:“故穷富极贵,不足以诱之焉。”

炙冰使燥

词意:烤冰以使干燥。比喻所行与所求相反。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欲望萧雍济济,后生有武,是犹炙冰使燥,积灰令炽矣。”

瑶台琼室

词意:指雕饰华美瑰丽,结构奇特巧妙的楼台和屋宅。多指仙人、帝王、 贵族豪富的居室。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崇教》:“其谈宫殿,则远拟瑶台琼室,近效阿房、灵光。”

异口同声

词意: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含破又的成语

至死不悟

词意:到死仍不醒悟。形容顽固至极。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道意》:“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成语故事:很久以前,深山里的一个猎人捉到一只小鹿,就带回家里喂养,家中的猎狗对它垂涎三尺,但猎人训练它们友好相处,小鹿把猎狗当成自己的同伴。一天小鹿看到外边有很多猎狗就出去与它们玩,结果被咬死。可惜小鹿至死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日月无光

词意:太阳和月亮没有光亮。形容天地昏暗。比喻政治黑暗。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 登涉》:“所谓白日陆沉,日月无光,人鬼不能见也。”

三魂七魄

词意:指人的灵魂。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生死有命

词意:迷信的人认为人的生死均有天命决定,人力不可挽回。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药物,所能损益。”

成语故事:西汉后期,平庸而贪色的汉成帝整天在后宫享乐,他喜欢班美女,封她为婕妤。班婕妤很有文学才华和修养。汉成帝废许皇后立赵飞燕为皇后。赵飞燕为了消灭对手诬陷班婕妤诅咒皇帝。班婕妤辩解死生有命,世上根本没有鬼神。汉成帝认为言之有理。

多如牛毛

词意:多得像牛毛一样数不清楚。形容为数极多。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极言》。

奴颜婢膝,一作奴颜婢睐

词意:形容奴才相十足,谄媚讨好的样子。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

飞苍走黄

词意:让鹰犬飞跑追逐猎物。指打猎。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所营也,非荣即利,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

应天承运

词意:顺应天命,承受气运。指帝王奉天命统治天下,所作所为都上合天意。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酒诫》:“汉高应天承运革命,向虽不醉,犹当斩蛇。”

时移世易

词意:时代变了,世事随之改变。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论仙》。

镂冰雕朽

词意:在冰块上镂刻,在烂木上雕画。比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论仙》:“夫苦心约己,以行无益之事,镂冰雕朽,终无必成之功。”

天壤之别,也作——霄壤之别

词意:比喻差别极大。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

天渊之别

词意:天上和深渊的差别。比喻相差极远。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论仙》

防微杜渐,本作“防微杜萌”。

词意: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明本》。

物以稀为贵

词意:东西因为很稀少就显得珍贵了。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明本》:“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

主观臆断

词意:指不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只凭臆想对事物做出判断。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明本》。

返老还童

词意:由老年回复到青春时期。多用来向老年人祝颂赞美。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

惟利是图,也作——唯利是图

词意:只要是利益就贪图,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成语故事:公元前580年,秦桓公与晋厉公签订友好盟约,约定两国和平相处。就在盟约墨汁未干,秦桓公派人到狄国和楚国,怂恿他们去攻打晋国。晋厉公派吕相到秦国去 *** ,指责秦桓公惟利是图、傲慢无礼。不久两国就发生战争。

无所不晓,也作——无所不知

词意:没有不知道的。形容知道的东西很多。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祛(qū)惑》

山峙渊渟

词意:像山一样耸峙,像渊一样深沉。比喻人品端正,才德深厚。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逸伦之土,非礼不动, 山峙渊渟,知之者希,驰逐之徒,蔽而毁之.”

休牛放马

词意:将牛马放归山林,不再作军用。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经国之才,也作——经世之才

词意:治理国家的才能。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一时莫论,经国之才。”

鱼质龙文

词意:鱼的内质,龙的外表。指徒有其表或以次充好。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夫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木而喜,见獭即悲。”

洗心革面

词意:比喻彻底悔改或转变。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用刑》

恕己及人

词意:宽容自己,推及他人。即对待别人像对待自己同样宽容。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

恨之入骨,也作——恨之切骨

词意:痛恨到了骨头里。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自叙》

三写易字

词意: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自掘坟墓

词意:自己为自己挖掘坟墓。比喻自寻死路。

出自东晋·葛洪《神仙传》:“意其不答而求纸笔,画作兵马器杖数十纸已,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径去。先主大不喜。而自出军征吴,大败还,忿耻发病死。众人乃知其意。”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准备讨伐东吴,行动前请人去找意其来占卜吉凶。意其来到后,刘备十分客气地接待他,并说明意图。意其不说话,只是在白纸上画很多兵马,一一撕碎。然后再画一个大人,在地上挖一个洞埋了。后来刘备东征失败告终。

一聚枯骨

词意:指人死了很长时间。

出自东晋·葛洪《神仙传·老子》:“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书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

治病救人

词意:治疗疾病,挽救病人。比喻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纠正错误或缺点。

出自东晋·葛洪《神仙传·沈羲》:“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东海扬尘

词意:东海扬起尘土。指大海变成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出自东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高唱入云

词意:歌声嘹亮,直入云霄。形容诗文激越高昂。也形容大力宣扬某种论调。

出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匣剑帷灯

词意:宝剑在匣,明灯在帷,灯光剑气,若隐若现。常用来评论诗文或传 记中写景、叙事、状物等掩映不露的创作手法。也比喻事情无法掩盖或故意吐 露消息而引人注意。

出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於外,与挺剑不殊。”

吐凤喷珠

词意:吐出凤凰,喷出珍珠。赞美文才或文字之美。

出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明镜高悬,也作高悬秦镜

词意:比喻明察秋毫,见解深刻、高明。也比喻官吏执法公正严明。

出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抱椠怀铅,也作握椠怀铅、怀铅握椠、怀铅提椠

词意:拿着书版,带着铅条。借指写作。经常带着书写工具,以备随时记述。形容勤于著述或校勘。

出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杨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

高文典册,也作典册高文、高文大册

词意:指以帝王的名义发布的诏令、文书。也指典雅高深的文章。

出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成语网
成语大全!!!
作者头像
admin创始人

推广成语文化,传承中国文明!!!

上一篇:一个羹一个炙是什么成语_(一个羹一个炙是什么成语疯狂猜成语)
下一篇:写出含有秋天的成语_(写出三个秋天的成语)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