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学成语_(读历史学成语作者简介)

历经五年积淀,三年教学实践,可以骄傲的说,我们非常幸运的悟到一个科学的学习模式,并经过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不断丰富,不断优化。

最初这个想法读历史学成语:在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历史,同时提高语文水平,启蒙地理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三观养成教育,我们给这个教学实验起的名字叫《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实验》,有点长有点拗口,后来以偏概全简称〖用历史学语文〗。

积累到今天,已经基本成熟,可以给兄弟学校和家长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模式了。

梳理一下这几年的实践,给大家总结一下这个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追根溯源

2012年国庆节,带5岁的公子卓去洛阳龙门石窟和西安兵马俑,回家后观察到他看相关的纪录片,能坐的住,有兴趣,启发了我给他看各种纪录片。

2014年初,陪儿子无意中看了CCTV的《东周列国》,对春秋战国有了一个大概轮廓。

2014年3月份,正逢纪录片《楚国八百年》首播,看完后就利用周末高铁奔了武汉的湖北博物馆。

一次参观博物馆,就感觉到公子卓的知识积累,突然跨跃一个台阶,从此我们家就开始了参观博物馆游览文化遗址,结合看纪录片的学习模式。前几年我还总结了一篇文章:

☞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技巧

游学

2012 兵马俑

2014.4 武汉

湖北博物馆

2014年国庆节,从石家庄自驾银川,额济纳旗胡杨林,酒泉嘉峪关,张掖丹霞地貌,兰州,西安。一路下来行程万里看了四个博物馆,多个文化遗址,然后写了一篇游记:

☞ 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

这篇游记被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的张若青老师看到,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跟我和公子卓聊了几次,就觉得这种 *** 积累比较快,视野宽,综合能力强,于是萌生在她们班里做这个教学实验的想法。

2015年9月,张若青老师接新入学的一年级,开始实施这个教学实验。我备课,张老师讲课。公子卓此时是三年级,他们每周五下午之一节是阅读课,所以每次课有时间过来给张老师当助教,今年开始慢慢站在了主教的位置上,他也得到了不可复制的锻炼机会。这个课堂一直就是学生们自己的战场,老师在课下花费巨大精力只为引导好学习方向。

张老师完全不为名利,付出大量时间去学习海量的历史知识进行备课,引导学生,只能说她是有教育情怀的老师,这个实验能有今天的奇迹完全是因为张老师的的默默付出。

学习模式

小学阶段学历史,而且是系统的学习历史,这在国内还未见有报道,我们只是凭着教育情怀摸索前行。

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听不同名人播讲的音频故事,观看各个TV关于历史的视频,最后筛选出适合孩子们特点,又贴近学习内容的故事音频、动漫视频、漫画图书等做为学生的预习资料。时间!海量的时间!庆幸我在陪公子卓成长过程中大部分看过了,现在只需要精简一下。

每周五上一次历史课,每个周末布置下一课的预习内容,并留下几个思考题,家长陪伴孩子在家庭内共同学习。

翻转课堂 我们的学习内容决定了必须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没有第二个办法。这么多的资料不可能有时间拿到课堂上来观看和分析,只能由学生自己在家里消化这些音视频和图书资料。好在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这些近似于娱乐性质的资料,那段时间家长的陪伴学习,成了日后美好的回忆。

上课时,老师只是串讲一个脉络,由学生们来填空,来讨论预习题,翻转式的学习,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两三年下来,这个班的同学普遍能说会道,上讲台讲故事完全不是背书的那种,一个个落落大方,讲的头头是道,因为他们比别的学生多了很多发言的机会。

关于这两年半的课堂实施,张若青老师在两篇文章中讲述的非常细致,请点击下面的两篇,了解实施 *** :

☞ 张老师关于〖用历史学语文〗的发言稿

☞ 【视频】张老师解读〖用历史学语文〗

知识贯通性

众所周知,知识的产生是不分学科的,为了学习的方便,划分了语文历史化学物理等等的学科,人为割裂了知识的有机统一和整体性,学起来反而互相牵扯。

比如我们学一首诗《瑶池》:

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读历史学成语

这首诗包含了太多的历史典故:瑶池、黄竹、八骏、穆王、重来。想要理解这首诗,就必然去了解那段周穆王的历史,否则,只能算是一知半解了。

读历史学成语

大文科

从2017年春节CCTV的《诗词大赛》节目中明显感受到,只是单纯背诵诗词连及格都做不到,必须熟知相关的历史才可以,这就是当今的风向标。另外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已经热播了三年多,每周一集,非常值得一看,体会体会学历史的必要。

那么是学语文的时候捎上历史呢,还是学历史的时候捎上语文呢?显然以历史为主体,综合学习文史是更合适一点。

许多教育专家一直在探索大语文的教学模式,进行着各种的教学实验,比如讲到泰山,就把与泰山相关的古诗、散文、游记等放在一起讲,围绕一个主题,全方位解读。

还有讲到苏轼时,可能会慢慢讲苏轼的成长历程,把他的精典诗作放在他不同人生阶段去学习,因为不同时期写的诗是为了表达他不同阶段境遇的人生。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走的更远一些,眼光跨界一些,尝试尝试大文科的整体学习,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呢?

历史连贯性

我们其实在日常经常输入历史知识片段,电视剧里的一个历史桥段,学成语时讲的一小段历史背景,学古诗学文言文时补充的一些历史。

每位同学及家长都能讲一些历史,但是这些片段却很难串成一个脉络,形成一个历史轮廓。我们讨论一位诗人,一个成语,一个战争时,还原不了大历史背景。依据不完整,分析就有点瞎子摸象,所以我们对古诗及文言文的理解很浅,记忆就更浅,或许半年就对这部分知识模糊了。

这几年的实践,可以清楚的看到,给小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给他建立一个整体的历史轮廓出来,比任何知识碎片都重要。当孩子有了一个轮廓,再讨论哪个人哪件事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的放到历史整体中去思考,结合上那个时代的背景,把知识进行内化,不再是单纯的记忆背诵。

我的一个观点是,从三皇五帝开始,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系统的走一遍,把与之相关的历史、成语、典故、文言文、地理因素、小常识等进行融合,奠定一个大文科,一个大格局出来。

为什么是到秦汉,一是小学阶段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细致的学完整个历史读历史学成语;二是春秋战国是诸侯分封制,秦汉是帝国制,后来的朝代模式基本一致;三是八成的成语和典故、四书五经等出于秦汉之前,这部分掌握了,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知识产生溯源

我们今天的成语、古诗、四书五经、生活习俗与文化、都来源于历史,是对历史的记录,对是历史的概括,对是历史文化的延续。

成语,典故,四书五经,都是记录历史上的一件事,一个心得体会,一个教训,记录成文字,教育警示后人。

成语、典故

比如我们学到楚国的时候,郑国和楚国打仗,楚国的一个小将军俘虏了郑国的皇颉,这时楚王的弟弟公子围抢功,说是他抓住的,并找来太宰伯州犁裁处,伯州犁把手抬的高高的指着公子围,对俘虏说:“这位是楚王的弟弟”,然后又把手压的低低的指着小将军说:“这位是一名县官,你自己说说你是被谁俘虏的呀?” 俘虏见势自然说是被楚王的弟弟抓住的。

学完这段历史,请学生归纳一下,伯州犁为什么“上手”指一个,又“下手”指另一个,那么顺其自然成语“上下其手”就出来了,合伙作弊嘛,这个成语还用讲吗?

成语是从历史中来,由历史学成语,是知识产生的方向,而我们由语文而学成语,是反方向的,难度就大了一点。

以史学文、以文通史

同样,四书五经,都是记录历史事件的,如果对历史事件熟悉了,只需要看看文言文是怎么记录的,有几个字不认识,有几个词不熟悉,猜也大概猜出来是什么意思。因此,熟悉了历史再学习文言文,可以事半功倍。

文史是不分家的,“文”是记录历史的,我们用历史学习了“文”之后,反过来,可以用“文”深入学习历史。

《尚书》是上古之书,只拿其中的“誓”来作例子,“誓”是记录君王的发言稿,比如《甘誓》是大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做的战前动员令,《牧誓》是周武王伐商时牧野之战前的动员令。了解了那段历史,再来看看这两篇,既容易理解古文内容,又详细学习了一篇历史。

在学周朝的建立时,必然从周人的先祖学起,有后稷的出生、有公刘把家族迁居到豳地,有公亶父迁居岐下,有周文王迁都到丰京。我们引入了《诗经》:

《大雅.生民》记录了后稷的生平,甚至母亲怎么怀孕、怎么生、怎么抛弃了三次,统统都很详细;

《豳风.七月》是记录公刘迁居到豳地后种地、养蚕、贮存冰、祭祀等等;

《大雅.绵》是记载公亶父搬到周原的生活;

《大雅.大明》记录了周文王的父亲结婚、周文王结婚、周武王伐商等。

周族发源

说它们是古文,也可以说它们是历史,一举两得都贯通了。

可能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读读《尚书》《诗经》《史记》,但枯燥的很,如果试了我们这个 *** ,从历史切入,是不是就变的有意思了呢?

我在备课的时候,翻阅了《山海经》《尚书》《诗经》《史记》《左传》《古文观止》等等,适当引入,进行历史和古文的融合。

现在实验班把春秋学了大半,我会参照《古文观止》,上面有的内容,就在课程设计里有所体现,讲的深入一些。

文化习俗

今天我们的文化习俗,自然也是从历史中来,在课程设计中会作为“历史小常识”整合进来,比如姓氏的来历、成人的冠礼、有客人有长辈时座位的方位等等。

甚至青铜器的铸造,器型的用途,陶瓷的工艺分类,天子九鼎六驾等等都在合适的章节中随着历史故事情节融入其中。

三观养成

当我们的学生知道了这么多的历史,目睹了吴王夫差快速崛起,又迅速灭亡;看明白了晋国的“三郤”因为贪婪自大而覆灭,鲁国“三桓”因为团结而长期立于世。这些生动的历史远远超过了我们对孩子枯燥空洞的说教。

说一个公子卓的小故事,好像是七八岁的时候,有人问他:“你妈妈是不是很漂亮?”,这位小同学很肯定的说:“我妈妈不太漂亮。因为我爸爸没有那么高的德行,我妈妈要是太漂亮了,会给爸爸带来灾祸。” 嘻嘻,他小小的年纪明白一个道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活学活用

依然要强调一下,系统学习历史很重要,一旦形成了历史的脉络,历史的整体轮廓,就会发现处处可以学历史。

看历史体裁的电视剧,可以对照自己的历史脉络,去给剧情挑刺找漏洞找穿帮,或是发生共鸣巩固历史知识。

我们组织过统一看《大秦帝国》、《孔子》、《赵氏孤儿》等影视剧,把历史学活。

参观博物馆,更加综合的,立体的去扩展和巩固知识。比如博物馆里的青铜剑,为什么这么短?为什么没有青铜刀?为什么后来没了青铜剑? 把历史阶段的科技发展都可以结合进来。

今年国庆节的时候,在天津博物馆有一个青花瓷展厅,虽然是欣赏瓷器,却联系了太多的历史,回来写了一个帖子,只写了一半,实在没精力再完成下一半了,嘻嘻,惭愧:

☞ 用大历史观看青花瓷

研 学 游

我相信历史老师把商朝讲的再好,也不如带学生去安阳殷墟转一圈,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牢固。从课程设计的最初,就把文物和文化遗址融合进来,课堂上科普一些文物的知识以及历史古迹的由来和灿烂的文化。

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了几次集体活动,之一次是去参观“中山国遗址陈列馆”,我们进行了仔细的规划,参观中请讲解员设计一些问答,参观后进行了一次有奖竞答,火爆的场面渊博的知识,让周围的游客连连鼓掌,一下子把学生和家长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出来。

第二次是学完石器时代和农业起源的课程后,我们就来到河北博物院的《石器时代的河北》展厅,参观完又搞了一次竞赛,活动的整个组织过程记录在下面的帖子里:

☞ 相约博物馆有你更精彩

每一次集体参观活动的开展,都深深感觉到学生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跨跃上来。

经常有家长感到参观博物馆或是文化遗址的时候遇不到满意的讲解员。的确,大部分家庭旅行经验少,在做旅行方案规划、预约讲解员等方面达不到预期目的,使游学的效果打了很大折扣。

幸运的是,我们积累了一些更优质的资源,把“安阳殷墟商文化”和“西安西周文化”研学游做到了精致,每次活动还没结束,就开始问下一次我们去哪游学啊?

当然,我们每次参观和游学都做了仔细规划,并提前进行了知识准备,这样在参观时与内容共鸣,与讲解员呼应。

收 获

在暑假的时候,做过一次小的调查问卷,结果很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 学习历史意义的调查问卷分析

80%的家长认为从根源上学习了成语和典故

56%的家长觉得孩子讲故事能力增强了

72%的家长觉得激发了孩子读书的兴趣

68%的家长发现孩子主动要求参观博物馆

48%的家长认为对“三观”养成很有帮助

还有四分之一的家长觉得孩子在聚会的时候特别能说!

对写作的影响

作文写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写作技巧,二是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技巧可以短时间强化训练,但写作素材却要靠长期的积累。

显然,通过对历史故事的了解,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成为写作的源头。

另外,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思考是作文的灵魂,学习历史可以大幅度提高写作能力是不争的事实。

来源:小学生爱历史

作者:稀土瓦

成语网
成语大全!!!
作者头像
admin创始人

推广成语文化,传承中国文明!!!

上一篇:带有众议的成语_(力什么众议成语)
下一篇:很有用的成语名言古诗_(名言警句四字词语)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